PBOC警告公众注意假数字人民币投资诈骗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否认了网上流传的有关“数字人民币银行”及相关招聘活动的说法,《证券时报》于4月11日发布的报告指出。
报告称,各种平台传播了虚假信息,声称在上海开展新的试点项目,并招聘数字人民币“推广员”。
人民银行通过其研究所澄清,这些谣言是捏造的,与任何官方倡议无关。
诈骗团伙利用虚假数字人民币叙述诱骗受害者
《证券时报》调查发现,骗子利用这些说法向公众索取个人和财务数据。
这些团伙承诺高达5%的现金返还,创建聊天室并举办线下活动,以说服个人通过非官方渠道“兑换”数字人民币。
这些诈骗通常涉及钓鱼链接、假冒应用程序和伪造的投资平台,声称是数字人民币推广的一部分。
一些诈骗模仿官方招聘计划,提供基于佣金的推广角色,类似于金字塔式操作。
数字货币研究所概述四种主要诈骗类型
在《证券时报》转述的评论中,人民银行识别出常见的诈骗手法,包括虚假试点项目公告、高回报投资提案、欺诈性招聘,以及通过诈骗电话冒充当局。
这些手段导致了数据盗窃和经济损失。
研究所重申,电子人民币是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而非投机产品,且仅通过授权商业银行、政府门户和许可平台分发。
数字人民币诈骗的传播凸显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公众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在当前系统中如何适用缺乏明确的认识。
在官方用途与机会主义滥用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时,虚假叙述可以迅速占据上风。
随着更多国家试点或发行数字货币,这些风险不会仅限于中国。
任何CBDC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基础设施,还取决于公众是否能区分国家支持的工具与伪装成此类工具的私人计划。